2024/02/17-《海洋國家 數位韌性系列-海底電纜遭中共侵擾 突顯關鍵數位基礎建設的戰略安全》一書出版

【你所不知道的 海底護國神纜】

地球上的陸地只佔30%,而海洋則佔了70%,而且許多陸地板塊之間,是透過海洋聯絡。因而要布建一個全球相連無阻的通訊網路基礎建設,必是涉海事務的一部。現今全球300條海底電纜,就負擔全球99%的網路數據資料流量。換句話說,海纜遭到破壞,全球網路就會當機。尤其對四面環海的台灣來說,對外交通貿易,倚賴海域甚重,海底電纜更可謂台灣與世界聯繫的生命線。

雖然從數據上來說,海纜如此重要,但因為海纜總是沈默於深海做工,往往讓人們忽略了這條生命線,其實是相當脆弱而時時有風險的。

2023年,在台灣人民享受各項便捷網路服務的同時,離島就發生了好幾次海纜受到外部破壞的事件。包括早自2月時台灣和馬祖間海纜遭中國籍漁船不慎扯斷,結果是馬祖歷近2個月沒有正常網路可用。

想像一下這樣的情景:傳一則簡單的文字訊息可能就要好幾分鐘還傳送失敗,更不用想訊息量大的影音內容;各項倚賴電子連線的支付和服務系統無法使用,只能回到傳統現金與面對面交易;資訊內容無法有效傳遞,當地人不知道外界發生什麼事、外界也無法及時了解當地的狀況。

試想,早已習慣24小時不斷線、網路吃到飽的我們,如果有一天發現手機和電腦完全無法連網、活在數位孤島上,那會造成多大的恐慌?

不管從個人的數位生活微觀層面、或是台灣做為世界網路鏈結點的巨觀層面,海纜安全就是數位韌性的考驗。正因如此,國外智庫的研 究報告曾多次指出,若台海衝突爆發,國際海底纜線與登陸站很可能就是共軍首要攻擊的目標設施。

但如何在台灣的特殊情境之下,維護海纜的安全?這既需要對於海纜與通訊科技的專業理解,也需要對涉海國際法與國內法交叉運用的知識;既需要對國際關係與兩岸脈絡的判斷、也涉及司法於海洋執行的實務觀點。

正是由於這個問題對台灣如此重要、卻又牽涉複雜,因此致力研究海洋、科技與政策…等跨域主題的台北海洋科技大學、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永續科技治理中心、台灣法律科技協會與台灣智庫,集結眾力,在2023年一起合作舉辦《海洋國家 數位韌性系列》法政論壇,同時邀請與會學者專家共同出版《海洋國家 數位韌性系列-海底電纜遭中共侵擾 突顯關鍵數位基礎建設的戰略安全》一書,從國際法、司法、中國政策與網路治理等不同領域切入,討論未來如何因應此類科技灰色威脅、強化台灣的數位韌性。

👉👉👉購書連結在這裡:https://bit.ly/4b2ij0a